第881章
这种操纵心理,又或者说提升威严,激励受封臣子效力,其他臣子服从,竞争的手段,早就形成了‘礼仪’的一部分,特使不明白内里的缘故,但他过去的例子告诉他,该在这种时候宣读陛下的封赏,效果也很明显,当他说完后,卫青身边激动到脸红的将士纷纷开口劝道:
“将军功劳甚重,如何不能任下此职?”
“将军有征伐匈奴,以报陛下恩情,为国效力之心,更应接下此职,好调兵遣将啊!”
“就是!若将军都不收封赏,我等这点功劳,又有何颜面收这厚赏?”
特使看着这些急促催着卫青的将士,笑眯眯的开口:“大将军您看,陛下授职乃众望所归也!”
卫青无奈道:
“某才能有限,此战不过侥幸,若受此职,恐耽国家大事。”
他真觉着自己现在的能力还达不到大将军水准。
至于这个水准,卫青参考的是当年的淮阴侯,他对着高祖增兵,竟能说出多多益善话来!
这不是贬低,是极大的褒奖,同为带过兵将军,卫青再也清楚不过这种无限制增兵有多难,三万士兵带起来,比三万头羊还难以控制,而人一旦超出这个数额,那都不是难度的增加,是直接连控制的逻辑都变了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大军行进的过程中,一个部队最多人数就是三万(有些时候要更低),不然用长队前行的时候,前后长度能蔓延几十里,顾头顾不了尾巴不说,沿途后勤也无法承担这么大压力,所以必须分兵前进。
这也是为什么漠南漠北十万兵力都要分兵,没有一同出发的根本原因。
那问题来了,以如今最快也只能靠四条腿传递消息的现状,主将如何保证分兵之后,偏将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?
这可不是军令下下去就行的事情,战前必须要做下大量的准备,分军行进走哪几条路线总得研究清楚吧?路上的困难,带军的人选,后勤……以及一切准备都已就绪,最后开始走的时候,肯定也不是大将军与其余军队直接失联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必须保持一定的联系,而没有条件的话,那就得做好对方无法及时到达的打算了。
这还仅仅是其中一条的区别,其它更多,卫青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准备,只是,他想的是大将军在战场上的能力,刘彻想到的则是反正我汉国有此先例,韩信寸功未立都能被拜为大将军,卫青这么大的战功,又怎么没有资格了?
更何况,正因为大将军战时要求那么高,才要提前拜职,于军中选拔将才,调整边郡骑兵备事宜,等过几年征战才好直接上手啊!
大致能猜到陛下是什么打算的卫青觉着,他隔这么远提拔,除了别的原因,肯定还有防止他拒绝的因素,就像现在,他只能对特使说这些话,而特使——他哪里有资格能替陛下回绝旨意?只会说好话让他接下!